任正非媒体首秀:危机流露还是战略自信?
文/王如晨
泛滥的信息与碎片化趋势,导致任何话题的生命周期都只像一阵风。人们顾不得驻足片刻,然后就裹挟上前。随后,过往的问题一再重现。
任正非的媒体首秀,就遭遇这样一种尴尬:先是一轮正面追捧,接着一轮质疑轰炸,然后总结一堆概念,走向阴谋论。看似普通的逻辑,言论的深度与维度,跟过去几年几乎没差异。
比如,一种流行观点是,任正非出来见媒体,是因为华为军心散了,队伍不好带了。
我的体会恰恰相反。多年来,任正非与华为虽然对外传递很多信心,尤其是多篇重磅文章,引发业界瞩目,但在我看来,没有一篇的内涵比这次传递的信心与自豪更多。我要说,这是一次战略与文化自信,它也包含着任正非个人的理想。
在我看来,任正非战略与文化的自信,其来有自:
1、华为产业地位、业务模式;
2、任正非与华为的商业理念、价值观及文化自信。
让我来说说第一部分。可能你觉得我在溢美。比如,这次任正非一上来就明显谈了危机,说前段时间公司挺骄傲,以为行业领先,但经过沙盘推演后发现,全球重大机会点,华为未来可能占不到10%,顿时没了优越感。
他其实透着骄傲。注意后一句:这不是危机,而是假设,假设未来的方向。画外音是:华为有能力预判产业变迁。
不是在吹牛。继续体会下一句:“为什么我们能行业领先呢?就是我们率先提出‘管道’这个概念,这也是个假设,当时我们还归纳不出大数据这个词。这比别人对管道认识早几年。”
“管道”说法已泛滥。它已成运营商的梦魇。OTT模式过了它们的顶。华为也难免,它业务分三块,其中运营商网络业务营收占比达70%。这么大比例,OTT模式未来会让它难受。
但要说OTT来了,别做这块了,很荒唐。管道化危机不在市占规模,而在业务模式。华为运营商网络业务仍在持续增长,受益于“去IOE化“,中国市场增幅甚至更明显。
任正非心里其实很自豪。他说将这块业务视为信息互联管道的“铁皮”生意,目前,全球能做这“铁皮”的也就只有两三家,华为处在优势地位,不要老羡慕别人。我都体会到他在得瑟了。
我认同他的看法。一种商业模式被OTT,无法延续暴利,但往往会促成巨大整合机会,给后发者若拥有持续的原始创新能力,反而比早期的领头羊更能产生巨大的杠杆效应。
我认为这就是华为的战略地位。爱立信、思科的管道化危机其实更深。它们还比华为多两重压力:一是上市公司追求短期效益,微利生意会被所谓投资人视为负资产;二是中国“去IOE”影响。华为其实迎来许多增长机会。
无论任何时候,基础的服务设施都不可或缺。华为这业务已是全球老二,没有理由弱化自己的优势。OTT虽美,你还是要嫁接在“铁皮”生意之上。任正非说它是铁皮生意,其实是一种钝感力的战略自信。
我这可不是否认华为存在管道化危机,认同坐守运营商网络业务就能一劳永逸,而是说,首先你必须看到它的战略地位,然后再考虑开拓新的业务模式。
任正非早就意识到了。2011年,企业业务、消费者业务独立,后来提出“云、管、端”发展模式,都是他的意思。这也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,华为做出的危机响应。
这个响应很容易被人误解。当华为手机大卖时,外界以为它会成为苹果了。去年,华为消费者业务营收570亿,更是加深了这一印象。
在我看来,它根本算不上驱动华为成长的核心力量。这跟华为战略定位有关,“云管端”里,终端固然不可或缺,能创造庞大营收,增加消费接触面,放大品牌影响力,强化入口布局,但它不过华为技术与服务集成的输出窗口,短期只能带来规模效应,缺少利润贡献。
而任正非根本就不是一个崇尚规模的人,他在意的是华为的技术立身基石与健康的体质。
驱动华为增长的核心力量,我以为是目前的“小不点”企业业务。2013年,它的营收是152亿,占比不到8%。但是,上周现场访问后,我感受到了一个拥有核心技术、加速渗入政府与关键行业、贴近民生的华为,未来,它会更像IBM、GE、西门子式的企业,绝不会是苹果。
这业务是任正非变革华为的信号,也是他的战略自信的新基点。几年前,他觉察到通信与IT技术的融合趋势,会影响到华为的生存,决意转型。若说当年《华为的冬天》侧重的是管理之道,这次可是从战略高度定义公司命运的。任正非说,未来关键市场领域,华为占比可能不超过10%,有危机,我觉得风险就在于企业业务急需壮大。
看一下数据,你会明白。调研数据显示,未来几年,全球企业业务规模将达1.4万亿美元,消费者业务只有2700亿美元,运营商网络业务只有1500亿美元。难怪华为企业业务BG CEO徐文伟说,刚进这块市场时,就像走进非洲大草原,兴奋啊,到处都是猎物。翻2013年年报,华为企业业务占比虽然还小,不过连续三年,同比增幅都接近40%,飞一样成长。
我认为,这是华为聚焦核心主业的同时,化解管道化危机的关键途径。要明白,运营商网络业务是总包概念,根本不掌握细分市场。但这次不同,华为开始根据需求定义市场,主动性更强,大数据、云计算、物联网概念,给它的技术、产品及服务带来许多集成机会。
再看一组数据,你会更明白华为企业业务为何要独立。截至2013年底,华为中国专利达44168项,国际PCT专利14555项,外围专利18791项,储备不逊国际巨头。守着专利不转化,可浪费哦。你可能不知道,截至目前,华为服务器、路由器、数据中心、视频会议系统在全球市场已有许多斩获,各类行业解决方案,储备已经很深,许多关键产品大幅领先爱立信与思科。
呵呵,前几天,浪潮信息因某部门建议银行不要用IBM服务器,股价立马涨停。其实,华为服务器才是国产老大。
企业业务促使华为聚焦拥有庞大企业群的区域市场。中国大陆当然首当其冲了。东亚、欧洲等地也是如此。仔细想想,任正非为啥这时会见本土媒体,除了开放驱动,那是因为:华为必须进一步聚焦中国,这里有全球最大的企业群。
再次强调一下,我这样说不是辱没华为终端。“云、管、端”模式下,它不可或缺,但在整个华为体系里,更像增值的部分。
记得原酷6创始人李善友曾撰文断言说,华为会死。他只谈了华为手机,似乎不了解华为核心业务。不过,他倒是提醒了华为,不要以为手机大卖,就认为这是公司的未来。
我坚信,任正非的战略自信,或者说,真正驱动华为走向下一轮竞争的关键力量,在于管道基础发展出的企业业务。
让我再说说第二部分。也就是任正非与华为的商业理念、文化自信。
说到理念、文化、价值观,外界总觉得太虚。但是,放在充满太多机会主义气质的中国商业环境里,可以说,它决定着一个企业的前途。
任正非媒体首秀对这部分的解释,比例明显高于业务。他谈到了华为不IPO、接班人、人与组织管理的话题,全部触及到外界过往对他的质疑。
我个人觉得,这是任正非第一次面向中国媒体集中宣扬价值观与商业理念,明显带有反拨西方商业理念的用意,尤其是反拨西方“为投资人利益服务”的商业理念。
“为投资人服务”几乎挂在大多数上市公司管理者口中。在我看来,很荒唐。一个企业首先必须解决现实中的商业难题,才能达到赚钱目的。“为投资人服务”泛滥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路径,它其实不过就是IPO造富效应的衍生品。
很多人根本不愿面对这一简单问题:一个盈利稳定、同样采用外部机构审订年报,不断提高公司治理的华为,为什么非要上市?全球没有上市的著名企业很多,你经常去逛的那个宜家,就没上市。
看看上市的那些,尤其是中概股,过去3年多,接连发生私有化。它们给出的理由是“美国股市不能反映公司基本面”,呵呵。我觉得,这是冠冕堂皇的表达,背后逻辑是这样的:你按照美国IPO条件削足适履、吐血多多地敲了钟,然后就被那个“为投资人服务”的理念左右了立场,运营独立性备受考验,不退市,那你就等着机构折腾你吧。浑水们就等着你呢。
另一个例子也能说明IPO后的企业危机。斯坦福大学教授沙伊·伯恩斯坦追踪了近2000家上市科技公司后,给出这样一个数字:公司上市之后创新能力会下降40%。难道这不足以发人深思么?
当然不是否认IPO的价值。任正非明白这问题致命处。不去IPO,华为员工就容易被腾讯们或者将要IPO的企业挖角,挡不住。但他认为,IPO虽能造富大批员工,但可能会让人越来越怠惰,失去奋斗者本质色彩。
我认为他的表达就是一种立场的宣示。任正非的难处,根本就不在于华为IPO,而是在一个造富效应泛滥的环境,如何通过多重激励对冲、转移员工的财富冲动,为他们实现人生价值打破天花板。
这就需要华为澄清自己的战略,并表达出永续经营的信心,否则,几万的兄弟们,怎么会持续卖命的动力呢?光靠金钱诱惑来打鸡血,只能支撑一时,不能支撑一世。
我认为,这就是任正非媒体首秀的价值。这是华为战略转折的关口,当它改变直销模式,开始全力借助合作伙伴拓展企业市场、消费端市场的时候,当造富效应弥漫的时刻,任正非必须站出来,让外界看到一个充满战略自信的华为。
单纯看任正非的言论,可能有些单薄。如果你将柳传志、马云等人过去一年传递的信息结合起来,我觉得,这是中国民族企业家一种集体的宣誓。
阿里虽被外资渗透,但马云们不妥协、坚持合伙人制的立场,将“客户第一、员工第二、股东第三”、“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”写出招股说明书,我觉得本身就是在表达一种立场,唯有对企业灌注责任意识,而不被所谓“为投资人服务”理念左右,它才有真正的未来。
柳传志强调的主人翁精神,发动机文化,与此异曲同工。
任正非没有直接的口号,但是他身上的某种情结,能在他的一些关键词里观察到:贵州贫苦山区、教师家庭、7兄妹、长子、大学、建筑工程、基建工程兵……
让我事后诸葛地总结一下,分析出任正非思维里感性的部分:这是一个对苦难有痛感、坚韧、有危机感、相信知识改变命运的人;这是一个拥有“长子情结”的人,有强烈的家族、社会、国家责任意识;这是一个崇尚结构、工程、力学的人,明白罗马不会一日建成;这是一个不易被变动不居的现象界诱惑的人,常体现为强大的责任感与掌控力。
我接触过多家台湾企业高管,他们提及大陆企业,让他们敬畏的人,首选是任正非。联发科高管对我说,创始人蔡明介专门组织决策层学习任正非的每一篇文章。郭台铭前不久专门为华为喊号,要求台湾当地对它的产品与服务立即开放,这与他对小米的评价形成了有趣的对比。
中国企业家集体宣扬价值观,宣扬商业理念与企业文化,我觉得不是无所凭依。一个全球第二大的经济体里,到了涌现全球企业管理标杆的时刻。80年代,日企管理引领风潮,90年代,台企也曾被视为标杆,新世纪里,韩企尤其三星被视作为标杆,在一个融合时代,中国市场有什么理由不能出现引领全球的企业与企管思想呢?
那些不熟悉华为主业现状、ICT产业现状,无视中国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现有地位,纠缠于接班人、IPO,纠缠于股份的等边角的言论,是无法看到一个关键窗口期的华为的。任正非的战略的战略自信,其实正是中国企业家群体的自信,只是大众、传媒还有些不适应。他们对病入膏肓的西方商业理念的委婉反拨,在这个异化的时代,充满不安的时代,让我觉察到了中国企业、中国产业的巨大机会。